【肌膚保養,是一種生活態度。】—專訪 BS 創辦人 張耀
文/Amber H. 攝影/Nero
在 Instagram 上擁有十八萬粉絲的張耀,除了網紅身分,也是個創業家。
“從2018年保養品牌成立,至今四週年,從在地下室親自理貨到擁有團隊協助營運,26 歲的張耀在同齡人眼中是嚮往的目標,在長輩心裡,他無疑是位認真有為青年。”
22 歲在網路平台上,用一片面膜意外開啟了張耀的保養品事業。曾是運動員, 且沒有相關妝品背景的他,是怎麼接觸到這個產業的呢?「其實當初沒想那麼 多,只是那時膚況很差,向擁有深厚醫美知識背景的媽媽求救,真的得到改善 才開始注重保養。」隨著幾次在限時動態上分享自己使用面膜的過程,越來越多人詢問讓他萌生想要創業的念頭。
在這個世代擁有網路聲量,意味著更多人將關注著他的生活與事業成就。三年前在沒有對外窗的地下室處理訂單,至今在獨棟挑高的護膚門市迎接客戶,張耀坦言:「比起享受讚美,更常感受到的是戰戰競競。你會覺得,得到的同時,也在害怕失去。」從沒在社群上流露的不安,在本次的訪談中被拋了出來。每個階段有不同的難題和徬徨,正處不算成熟的年紀,他的懵懂和衝勁成了支持他前進的動力。
隨著責任不同,摸索自己的定位。
成為張耀的員工之前,我們曾是同事。對他的第一印象,是個話少內向的人, 默默完成工作、友善禮貌的應對進退,說實話沒什麼話聊(笑)。直到看到他的徵才文,知道他需要夥伴協助建立品牌,彷彿才打開了對話的開關,看見這個寡言前同事的另一面。
有夥伴分擔了原本的工作,突然空下來的時間讓張耀迷惘了一陣子,不免懷疑起自己之於公司的價值。經歷討論、磨合、互相挑戰,漸漸地與同仁找到合適的方式對話,選擇留給團隊更多發揮空間,自己則成為客戶與 BS 的橋樑,親切地迎接每位的遠道而來的客戶。
「我選擇相信進到 BS 的人才,有他們的專業 BS 才能穩定發展。如何整合資源讓團隊能力最大化?如何讓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感更深刻?正是我現在的功課。」一開始只需要對自己負責,有了團隊後需要為各種大小決定負責,他意識到責任和老闆的角色密不可分。
換位思考,做出區隔。
談及對事業的想法,現在的電商品牌不勝枚舉,保養品市場更是競爭激烈。個人社群和品牌社群的經營方式明顯不同,張耀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夠化繁為簡,傳達「建立健康肌底不需要太多瓶瓶罐罐,保養是一種習慣,不應該感到負擔。」
從他的社群裡,可以看到他的生活離不開工作、健身、保養。而 BS 的社群,則是不斷傳遞正確的保養觀念、分享客戶的膚況改變。因為進入護膚領域,才讓他發現到有許多人和曾經的他一樣,沒有完善的觀念,或是不知該從何開始保養。而他希望透過自身經驗,為有相同煩惱的人提供解決之道。
逆著趨勢,找到一席之地。
後疫情時代,無論何種產業為了降低成本、因應疫情,紛紛轉戰電商和線上服務。一開始便從網路起家的 BeautySkin 卻選擇在今年三月擴大實體服務,旁人都覺得難以置信的決定,張耀說:「近年科技越來越發達,人跟人的距離越遠,越需要有溫度的經營。我覺得服務是立體的,不只是網路上的互動,面對面的接觸我們也能更實際地了解客戶膚況、提供更精準的建議。同樣地,客戶也因為能親眼看見產品,也見到諮詢師本人而更有安全感。」
服務的感受度非常主觀,好用的產品比比皆是。除了官網線上購買,BS 護膚基地的門市客戶有六成來自外縣市,是什麼原因讓人願意遠道而來?我想就如同張耀所說:「專業是基本職業要求、溫度是照顧客戶的感受,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同理客戶的困擾,和客戶站在同一個角度思考如何改善。」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
比起沉穩縝密的策略,這位年輕的創業家更傾向行動帶來結果的論點。不少客戶期待他會在哪裡設下新的據點?他笑說,現在更希望能深耕中部,緩緩疫情的衝擊,等到 BS 各方面都更加堅韌,會考慮在南北部增開服務,讓一直都支持我們的客戶不必舟車勞頓。
對於保養,他就像大多數初學者,懂得不多。經過三年的歷練,張耀用自身的膚質和行動,證明了有好的指導、正確的觀念一樣能找回健康的肌膚。在以女性為大的保養品市場,也因為現代人對外表的重視而多了更潛在客群。
「肌膚保養,是一種生活態度,把自己的外表照顧好,更是負責的表現。謝謝 一直以來支持和信任我們的客戶朋友,期待能在 BS 護膚基地見到各位。」-張耀
若有任何肌膚問題,歡迎使用【BS官方諮詢室】